近日,省委组织部正式发布《关于表彰2021-2024年度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和 “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的决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定点帮扶的裕安区独山镇太安村,凭借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称号,也是裕安区仅有的两个获此殊荣的村党组织之一。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太安村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帮扶工作的有力肯定。
2017年以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响应号召,全面落实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先后选派3批驻村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抓党建、强经济、促振兴,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班子好,锻造发展“先锋队”
一是强化学习。始终秉持党建引领的核心理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上级决策部署,自觉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二是建强班子。围绕“三个一”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现村“两委”及后备干部队伍年轻化,其中八零后成员3名,九零后成员3名;强化“两委”班子的工作本领,圆满完成了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各项重点任务。三是强化履职。太安村目前支部共有58名党员,服务着20个村民组的2900余名村民,支部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立足村情实际,主动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大力推进黄花菜种植及加工业,助推全村经济加速发展,使全村党员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热情明显提升。
二、党员队伍好,筑牢先锋“模范岗
一是常态化发展党员。坚持“严”字当头,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细致化,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2017年以来,累计发展党员4名,做到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目前支部共有58名党员。二是加强党员教育与监督。认真落实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2024年共召开支委会20次,党小组会9次,党员大会12次,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上党课5次,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701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每月至少开展8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夜间巡逻、人居环境整治、防溺水、交通安全、秸秆禁烧、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等志愿活动,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长达40小时。
三、工作机制好,激活治理“新动力”
一是健全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太安村纠纷登记和回访制度》《太安村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太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太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经营与管理制度》《太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制度》等制度。规范村级事务运行,明确村干部的职责范围以及履职方式,所有村干部任职期间未出现违法违纪等问题。二是公开透明。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务“三公开”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每季度首月公示党务公开报告和村务公开报告;每月月初公示财务公开报告及相关发票、惠农补贴信息和党费预算表。健全完善村务监督机制,推动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工作业绩好,奏响发展“奋进曲”
一是集体经济连创新高。2020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5年突破100万元,并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集体经济达到120.17万元,居裕安区脱贫村前列。全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0元。二是争做标杆,荣誉满载。先后荣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安徽省先进集体、六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状、六安市脱贫攻坚先进村等称号。2019年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2024年太安村进入全省“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设行列。三是文化繁荣,民风淳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举办“道德讲堂、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五、群众反映好,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是能够心系群众。坚持忠诚履职,严格落实包村联户、包组联户等制度,常态化开展脱贫户、监测户等低收入群体走访慰问,认真执行联系服务群众若干规定;关心关爱独居老人和弱势群体,经常性上门慰问。二是做到高效服务。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三是及时化解矛盾。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4年,累计化解和解决54个群众间矛盾和关键小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